前言:配资网可
“这已经不再是一场局部冲突,而是一次由84个国家参与的‘全球战争’。” 俄罗斯国防部在2024年的报告中,罕见地公开了这一震撼数字。到了2025年,这一数字仍在上升,乌克兰军中的外籍雇佣兵人数已突破1.8万,而俄罗斯方面也声称,来自48个国家的1500名雇佣兵正在支援俄军。这场最初被视为“特别军事行动”的战争,早已演变成一场全球雇佣兵的角斗场。金钱、政治、生存需求将各方力量紧密交织,而每一寸战场,都在见证着国际博弈的残酷。
雇佣兵背后的全球角力
2025年8月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视察前线时怒不可遏,因为俄军阵地上出现了大量亚洲和非洲面孔的士兵。他随即在社交媒体上指责中国、巴基斯坦、塔吉克斯坦等国家为俄罗斯输送雇佣兵。这一指控迅速引发外交风波,巴基斯坦政府发表声明坚决否认,中国外交部也再次强调,“中国公民参与境外武装冲突属于违法行为”。然而,泽连斯基的愤怒背后,暴露了一个更为严峻的现实:乌克兰军中的外籍雇佣兵数量远超俄罗斯。根据乌克兰军方的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8月,乌克兰军中的外国士兵已来自72个国家,其中近40%来自拉丁美洲。来自哥伦比亚、巴西、阿根廷等国的失业青年纷纷涌向乌克兰,因为这里的月薪远超他们在南美能挣到的数倍收入。而与此同时,北约国家则通过“军事顾问”和“志愿者”的名义,源源不断地向乌克兰输送经验丰富的退役军人。
展开剩余75%在俄方的反击中,也同样锐利。俄罗斯媒体披露,乌克兰在切尔尼戈夫州边境集结了约五万军队,其中一半来自土耳其、波兰和格鲁吉亚的雇佣兵。俄罗斯方面甚至警告称,乌克兰未来或许会成为“雇佣兵出口国”,并暗示这些经验丰富的战士可能会出现在台湾地区。显然,雇佣兵早已不再是单纯的“金钱战士”,而是大国博弈中不可忽视的棋子。
战场上的“国际军团”
在俄乌冲突的初期,西方媒体曾大肆宣传外国雇佣兵的“正义性”,将他们塑造成“自由世界的捍卫者”,然而现实很快粉碎了这一浪漫化的叙事。2023年,俄罗斯国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,已有近五千名外国雇佣兵在冲突中丧生,另有四千余人逃离乌克兰。法国RTL电台的调查显示,许多所谓的“志愿兵”其实只是“TikTok战士”,他们到乌克兰拍几张照片、发几条社交媒体动态后便迅速撤离。一名美国前海军陆战队员甚至表示:“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最艰难的日子,也比在乌克兰轻松得多。”
在俄罗斯方面,雇佣兵的生存环境同样极为严酷。俄罗斯军方通过每月7000美元的高薪吸引叙利亚、非洲和中亚的战士,但这些战士的任务往往是充当“炮灰”,直接投入到最危险的突击行动中。而据一名被俘的英国军官透露,北约国家通过私人军事公司,如英国的G4S,向乌克兰输送了大量职业军人,但这些军人并未得到官方承认。
不仅如此,战场上的“国际军团”并非铁板一块。乌克兰军中的拉美雇佣兵由于语言障碍,常常与指挥官无法有效沟通,导致战术执行时混乱不堪。与此同时,俄军中的中亚士兵则因为文化差异,常常被单独编组,成为俄军火力的首要攻击目标。
雇佣兵时代的战争伦理
根据国际法的规定,雇佣兵不享有战俘待遇,一旦被俘,便可直接处决。然而,在俄乌战场上,这一规定几乎成了空话,毕竟双方都在大量使用雇佣兵,却又拒绝承认他们的合法性。乌克兰将外籍战士包装成“国际志愿军”,而俄罗斯则声称他们仅是“军事顾问”,这种模糊的定义使得雇佣兵成为战争中最脆弱的群体——既无法享有国家保护,也无法得到正规军的待遇。
有一名哥伦比亚雇佣兵在顿涅茨克森林被俄军导弹炸死时,其家人甚至不知他曾前往乌克兰。更为讽刺的是,尽管泽连斯基高调谴责俄罗斯使用雇佣兵,但乌克兰自己军中的外籍战士数量却是俄罗斯的十倍以上。这种双重标准逐渐削弱了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同情。联合国安理会曾于2025年7月召开紧急会议讨论雇佣兵问题,但最终未能达成任何有效的决议。
雇佣兵经济与战争的未来
俄乌冲突揭示了现代战争的一大趋势:战争正在“外包化”。随着国家不愿让自己的公民送死,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雇佣外国战士。而这些来自贫困国家的失业青年,则将战场视为一条“高薪工作”之路,即便这一条路的代价是生命。在未来,乌克兰很可能成为第一个“雇佣兵出口国”。战争结束后,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兵极有可能被私人军事公司招募,活跃于非洲、中东,甚至台湾海峡等地。
俄罗斯或许也会效仿“瓦格纳模式”,建立更多的影子军团,广泛展开代理人战争。这场冲突早已超越了俄乌两国的范畴,变成了由金钱推动的“全球大战”。当最后一个雇佣兵倒下时,或许真正的赢家并非战场上的任何一方,而是那些在幕后操控战争经济的势力。
结语:
“战争,从来都是生意。”而雇佣兵,正是这场生意中最昂贵的消耗品。对于这一现象,您有什么看法呢?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。
参考资料:
号角已吹响,72国雇佣兵参战,乌军从红军城撤退,俄废除重大协议2025-08-08 搜狐网
乌军方:军中外国人数量较2022年增长三倍配资网可,2025年8月5日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
发布于:天津市爱配投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